【迎新季】奔赴山海,是你,也是我 |
|
|
|
初入四局那天,西寧的天特別藍。陽光在玻璃幕墻上映出工程圖紙般清晰的線條,墻上的一幅幅項目照片讓我屏息凝視——白鶴灘的咆哮江水、帕米爾的雪山孤影、剛果(金)那條延展成詩的公路。站在那片鋪滿陽光的大廳,我心中升起的不只是敬畏,還有一個悄然落地的信念:我要成為這幅畫卷里的一筆,哪怕微小,也要閃光。 簽到處的老師笑著迎上來:“先放下行李,來這邊登記。”語氣平和得像是老朋友重逢。一摞摞入職資料按順序擺放,胸牌、日程表、辦公用品、新員工手冊,每一樣都整潔有序。她一邊翻閱我提交的材料,一邊叮囑:“身份證復印兩份,學歷證明放最上面,體檢報告別忘記交原件。”語速不緊不慢,卻透著一種經驗和溫度。 報到流程比我想象中更細致。體檢材料核查、入職培訓簽到、宿舍鑰匙領取……每個步驟都有引導員負責,每一位前輩都在有條不紊地照應。我們這批新人臨時建了個微信群,群名就叫“我們七個人”,有人調侃“聽起來像要去闖龍門”,大家都笑了,氛圍頓時輕松不少。 我清楚地記得,那天下午搬進員工宿舍的時候,陽光透過百葉窗斑駁地灑在桌上。桌角放著一瓶新的礦泉水,墻上貼著“歡迎回家”的字條。床上整整齊齊地疊著一套工作服,藍得和西寧的天一個顏色。我摸了摸那件衣服的面料,有點粗、有點硬,卻讓人忍不住想立刻穿上它。 進入辦公室的第一天,我被安排臨時跟著前輩熟悉業務流程。打印機怎么連接、臺賬的命名規范、會議通知該怎么寫……他帶著我一項項演示,還半開玩笑地說:“別看我們不拿錘子不扛鋼筋,這臺打印機卡紙時,也夠人‘實戰演練’一把。”我點頭笑著,手里的筆卻一直在不停記錄。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所謂“入職”,不是按下什么啟動鍵,而是將自己的節奏調進這座滾滾向前的機器中,從咬合第一顆螺絲開始,逐步成為它的一部分。 而今天,你們來了。青春的熱忱寫在眼中,些許迷惘藏在心底,肩上的背包仍帶著遠道而來的塵土,卻也藏著無數個躍躍欲試的夢。 歡迎你們,親愛的“新四局人”。 你們將逐漸熟悉這里的節奏,你們會在一次次現場巡查中,把厚重的工程服穿得合身,把陌生的施工圖讀成信手拈來的日常;你們會在編寫施工簡報時,看懂每個數據背后跳動的故事。 起初你會慌張,后來你會堅韌;你會困惑,后來你會堅定;你會累,但從未放棄。 這就是水電四局賦予我們的成長方式——用山河作講堂,用鋼筋作筆鋒,用每一次搬磚、測繪、協調、推進,書寫一段段扎實的人生成長線。 有人在隧道中畫圖,有人在電站里調試,有人奔走于山川之間為民生工程對接溝通;不同的崗位、不同的任務,但我們都在完成同一件事——用專業、責任與熱愛,把夢想落地,把國家需求寫進每一項工程中。 我們不是巨浪,但我們是浪花。有人說,四局人是一種“在山川無人處奔跑的堅持”,而我更愿說:我們是那些用腳步丈量祖國脈絡的人,是用青春和汗水點亮“國家名片”的一群人。我們的背后沒聚光燈,但每個我們走過的地方,總會亮起一盞燈,流出溫暖的光。 你會想念城市,但你也會熱愛清晨破曉時的山谷;你會想家,但你也會習慣在簡陋餐廳里聽同事講他孩子的趣事;你會疲憊,但你也會在工程推進圖中,看到每一點改變,都有你的名字。 而終有一天,你會在某座高壩落成的時刻駐足,會在新聞中看到自己參與的項目,會在歸途中路過一排排亮起的路燈時,輕聲說一句:這光里,有我。 親愛的年輕人,未來不會一帆風順,但值得你全力以赴。你可以慢一點走,但別停下;你可以跌倒,但別忘了爬起的方向。我們愿與你一同攀登——從山腳到山腰,再到山巔,從初來乍到的“你們”,變成帶新人上手的“我們”。 愿你不負此行,亦不負自己。愿你步履堅定,眼中有光。愿你在四局這片江河中,奔赴而來,篤行致遠。 ? |
|
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