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【迎新季】向陽而生,逐光而行 |
|
|
|
站在工地的堆場上,看著連綿的群山與光伏組件矩陣交相輝映,忽然驚覺入職已滿一年。這三百多個日夜,像一場從理論到實踐的接力賽,從青海民族大學培訓時的懵懂,到如今經過了三個項目的洗禮,那些曾在課本上抽象的“新能源”三個字,早已化作掌心的繭、曬黑的皮膚,最終在連綿的伏板陣列中,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生長節奏。 初遇光的啟蒙:培訓場上的初心錨定 去年盛夏,關中平原的麥香還未散盡,我已背著行囊踏上西行的高鐵。黃土高原的溝壑如大地的掌紋,丹霞地貌的巖層似燃燒的綢緞,這些課本外的風景,在車窗外鋪成流動的啟蒙課。抵達西寧時,青海民族大學的培訓樓已亮起燈火,十幾天的培訓像一場溫暖的洗禮。董事長講述四局建設者在三峽水電站艱苦奮斗的故事,讓“艱苦創業”有了具象的溫度;前輩們拆解的四局發展史里,“尚學篤行、嚴實精細”的工作作風,與后來師父教導我核對物資臺賬時說的“每個數據都要經得起推敲”,形成了奇妙的呼應。 愉快輕松的培訓很快就結束了,我也很榮幸地被分的了三分局的新能源事業部。帶著對家鄉的眷戀與對新同事的不舍,我再次踏上旅途,火車如同追逐光明的使者,穿越山川湖海,向著河北的懷抱疾馳而去。窗外的風景依舊迷人,太陽升起又落下,仿佛是大自然對我無盡的祝福與期許。 扎根光的土壤:項目場里的實踐修行 尚義光伏項目的第一個清晨,我在物資倉庫前愣住了:數千種緊固件、電纜附件整齊碼放,標簽上的規格參數像密碼般難懂。師父帶著我逐字核對施工隊的領用單,小到一顆M8螺栓的用途,大到整批光伏組件的進場驗收,都要“三方簽字、全程可溯”。記得第一次獨立處理退庫,看著施工隊送回的破損電纜附件,師父讓我逐個登記成因:“這些不是廢品,是下次采購的教科書。” 在石洞山光伏項目攻堅的日子,讓我真正理解了“協同”二字。施工高峰期時,叫醒我的不是鬧鐘,而是運送材料的司機師傅親切的問候,白天跟著施工隊在陣列里轉,看他們把組件一塊塊嵌進支架,聽扳手擰緊螺絲的“咔嗒”聲連成一片;晚上趴在燈下核數據,報表上的數字跟著窗外的蟲鳴慢慢清晰。在師父的指導和同事們的幫助下,在這期間沒有因為物資原因導致項目上出現問題。 螺絲塘光伏項目的核銷“戰役”,則成了我的“成人禮”。面對堆積如山的領用單據,我學著師父的方法建立“三單核對制”:領用單與施工進度匹配、匯總單與設計量比對、扣款單與實際損耗掛鉤。當最后一份經三方簽字的核銷表歸檔時,窗外的月光正灑在“中國水電四局”的標牌上,忽然懂得師父說的“物資管理是項目的血管”——我們守的不僅是材料,更是項目的生命線。 追逐光的方向:成長路上的破繭與展望 如今盤點這一年,收獲藏在三個維度里:從對著臺賬發呆的新手,到能獨立完成項目物資工作,專業技能的躍遷藏在每周更新的報表里;從與施工隊溝通時臉紅結巴,到能從容協調供應商、施工方、項目部三方關系,溝通能力的提升刻在汗水浸透的協調單上;而最珍貴的覺醒是,我們經手的每顆螺栓、核對的每個數據,都在為地球減一分碳,為未來增一分光。 夕陽西下時,山坡上的光伏陣列會變成金色的海洋。我站在陣列中間,看自己的影子被拉得很長,和那些板子融在一起。這一年教會我的,不只是怎么管理物資,更是怎么像光伏組件一樣,把光的力量,變成生長的力量。前路還長,但只要朝著光的方向,每一步都算數。 向陽而生,逐光而行,我將永不停歇追逐的腳步。無論前方是荊棘密布還是坦途光明,我都會心懷希望,堅定信念。追隨光,靠近光,成為光,散發光,在這充滿無限可能的四局里,書寫屬于自己的璀璨篇章。 向著陽光生長,朝著光明前行,讓我們永不停息地追逐夢想。無論道路是充滿挑戰還是順暢光明,都請保持希望,堅守信念。追逐光明,擁抱光明,成為光明,傳遞光明,在這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新環境中,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故事。加油,新同事,未來屬于我們。 |
|
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