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優秀共產黨員】從“創效先鋒”到“廉潔衛士”,解碼楊萍的“破圈”之道 |
|
|
|
攤開的筆記本上,“聯合監督檢查、廉潔示范項目創建”等事項清晰羅列,文本旁邊的條目旁、頁面關鍵處醒目的紅色筆記格外引人注目,有的是對某項風險點的圈注,筆尖的力度仿佛能穿透紙背,有的是對某項重點工作落實舉措的嚴格批注,字跡緊湊如同行軍布陣。這是楊萍的“工作作戰圖”,更是無聲的“軍令狀”,訴說著她雷厲風行的工作節奏,更蘊含著一位共產黨員的擔當與責任。從經營戰場到監督一線,她始終秉持著干一行、學一行、精一行的工作態度,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敬業與擔當,以扎實作風完成一項又一項任務。 跨界突圍:從經營尖兵到紀檢鐵軍的轉型蛻變 2008年,踏出校園的楊萍,帶著一股韌勁扎進了項目建設的一線。從京滬高鐵項目的質量員到官地水電站項目的經營員,再到后來的分局經營管理部科長、副主任以及利澤航電項目總經濟師,她的成長軌跡與經營管理緊密相連。在經營管理戰場作戰的13年間,她把“效益最大化”的經營理念刻進了工作的每一個細節,從科員成長為獨當一面的經營骨干。 在經營崗位上,楊萍相繼參與了100余項新能源項目的施工組織設計和報價文件編制審核工作,一個又一個項目的成功落地,見證著她對光伏及陸上風電領域技術與經濟知識的精準掌握,在此基礎上,她組織總結了分局新能源項目造價指標體系,成為團隊工作的重要參考。 “經營的核心是預判風險、創造價值。”這是她寫在工作實績里的答案。在擔任分局經營管理部科長、副主任期間,她參與的紅魚洞大壩標的前期策劃及專項方案優化,為項目跨南江河混凝土預制橋梁施工減虧580萬元。在利澤航運樞紐項目里,成功策劃并實現了鋼筋石籠變通混凝土面板的設計優化減虧248.77萬元后又增加變更收益124.38萬元;水下石方疏浚通過方案調整和策劃,止損1382.10萬元。2020年至2022年在分局主要負責變更索賠工作時,分局變更批復金額及批復金額占產值比均位于公司前茅,這份成績單的每一個數字,都凝結著“把效益算在細處”的執著。 2023年,楊萍的職業生涯迎來了一次重大跨界——從經營管理部轉戰紀委辦公室。面對紀檢、巡察、審計這些領域,她把經營工作中練就的敏銳“風險嗅覺”和縝密“系統思維”巧妙遷移。重點聚焦“清廉四局”品牌建設,精心策劃并扎實推進四大支柱工作,以聯審聯檢為抓手,以問題為導向助力項目提升管理水平;以重大項目監督督導為抓手,持續做細對重大項目的全過程管控;以廉潔示范項目創建為抓手,持續營造崇廉尚潔、風清氣正的干事創業氛圍;以廉潔共建為抓手,進一步發揮區域整體力量,為分局高質量發展筑牢堅實的廉潔防線。同年,圓滿完成3個項目的巡察和審計任務,精準“把脈”、開出“良方”,形成問題清單、提出整改建議,推動建章立制。 從“創經營效益”到“筑廉潔防線”,楊萍順利完成了從經營尖兵到紀檢鐵軍的蛻變。2024年,她助力雙江項目憑借“廉潔文化長廊建設、智慧監督平臺應用”等特色做法,獲評公司級廉潔示范優秀項目;督促基層項目召開2次基層座談會,針對64條基層反饋的重難點問題建立“分級督辦、限時銷號”機制,確保問題解決率100%,架起分局與基層的“連心橋”。 淬火成鋼:在監督一線淬煉本領的進階之路 從經營系統跨界到紀檢監察系統,面對挑戰,她嚴陣以待,在探索與實踐中干出實績。 監督檢查現場永遠是她的“練兵場”。在項目監督檢查中,楊萍始終以嚴謹態度、專業素養投入工作,總能迅速理清頭緒,找準切入點,憑借敏銳洞察力和深厚專業功底,扎實開展監督檢查工作,對于發現的問題,她詳細記錄、深入分析根源,提出針對性、可操作性建議,為后續整改提供有力依據。2024年,她牽頭組織對6個項目開展了聯審聯檢工作,共計發現問題177條,提出管理意見或要求141條;2次對HM山北供水工程項目開展現場督導,1次對株洲航電項目開展現場督導,累計查找問題點118個,提出工作建議129條;完成了4個項目審計工作,共發現主要問題點70條,提出合理化建議52條,揭示主要風險點23條,內部審計工作在促進分局改革發展、經濟高質量發展、權力規范運行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。 在此基礎上,她組織系統總結往年公司、分局審計、巡察、專項檢查的情況,以“問題溯源-制度完善-風險防控”為主線深入剖析問題根源,編制了《合規管理負面清單》與《常見問題清單》,梳理出差旅費管理、備用金管理等22個方面合規管理負面清單,分包管理、設備管理等20個方面的日常監督管理常見問題清單,推動監督工作從“事后整改”向“事前防控”轉型,助力項目建設和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關鍵流程規范有序,有效防范合規管理風險。 2025年5月,集中參與分局新疆區域5個項目的聯合監督檢查工作,與團隊成員深入一線精準靶向監督,共計形成6份報告,發現問題點134個,提出建議124條。在高強度的一線監督實踐中,她的專業能力得到持續淬煉與提升,這里的每一步深耕,都像鋼鐵在烈焰中反復淬煉,那些在現場奮戰的時光,最終都化成了楊萍身上“執紀者”的鋒芒與“護航者”的底氣。 剛柔并濟:以初心薪火相傳的接力長跑 工作中雷厲風行的楊萍,也是辦公室里大家信賴的“暖心”姐姐。這份剛柔并濟的特質,在她培養新人時愈發明顯。 今年,分局推行“以干代訓”培養機制,紀委辦公室迎來了兩位“新兵”。楊萍為他們定制了“實戰成長計劃”,從業務熟悉到項目一線開展聯合監督檢查,以實戰訓練,手把手幫助新員工快速成長。 “萍姐,這個板塊的業務我不是很熟悉,應該從哪幾個點切入去查找問題會好一點呢?” “萍姐,這個問題的定性,我總覺得把握不準。” 在項目聯合監督檢查的現場,年輕的干事拿著文稿,面帶些許困惑地走到楊萍面前請教。楊萍放下手中的筆,悉心地指出這個工作點的需要留意的關鍵細節——公務用車派遣是否實行“一事一申請”、派車單用車事項填寫是否清晰具體、車輛使用里程數等數據是否記錄完善,并結合自己的監督檢查經驗分享了幾個針對性的工作技巧,比如如何準確定性問題、如何在現場快速鎖定核心問題,言語間滿是前輩對后輩的悉心栽培與經驗傳承。在結束現場檢查指導工作后,她會及時幫助年輕干事復盤總結,哪些環節存在流程疏漏、哪些問題容易被慣性思維忽略,同時會明確下一次監督檢查工作中應著重注意的事項,確保大家下次出發前心里都裝著一本“明白賬”。 她不僅傾囊傳授專業知識,更如長姐般關懷備至,會耐心傾聽大家的疑問與煩惱,真誠分享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經驗,幫大家分析問題、出謀劃策,從思想上進行疏導。記得有一次,成都下起了大暴雨,豆大的雨點砸在玻璃窗上噼啪作響,當得知兩名年輕干事日常所住的樓棟有漏水現象,她立刻在部門群里提醒注意安全,隔著屏幕都讓人感受到了那份牽掛。 還有剛接觸監督檢查工作的小柳,面對全新挑戰時的壓力與緊張,她及時察覺到了這份不安,上前輕聲鼓勵:“我剛去參加監督檢查工作時,也遇到過類似的坎,壓力大是正常的,你已經很棒啦,有我帶著你,不要怕、不要擔心,我們一起!”那句“我們一起”就像定海神針,穩穩地落進了小柳的心里,瞬間驅散了迷茫。 在楊萍看來,紀檢精神的傳承,既要把“嚴”的標尺刻進骨子里,也要把“暖”的種子播撒到年輕人的心里,凝聚團隊力量。 太陽逐漸落下,夕陽的余暉灑進了辦公室,楊萍又翻開了桌上的筆記本,新的一頁上,她寫下了新的工作任務:“雅安川藏物流園項目巡察、內控審計以及廉潔示范項目創建現場指導”。筆鋒蒼勁有力,一如她既堅定而又包含溫度的工作姿態一般,把共產黨員的底色,深深印在每一個崗位的土壤里,生根發芽,結出實績的碩果。 |
|
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