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學習教育】深學細照篤改 鑄魂肅紀正風 |
|
|
|
八項規定一子落地,作風建設滿盤皆活。自中共中央出臺八項規定以來,這場以“小切口”推動“大變局”的自我革命,以‘徙木立信’的決心滌蕩痼疾,用‘水滴石穿’的韌勁重塑黨風政風。今年3月至7月,尚義施工局在全黨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熱潮中,業務招待費同比下降20%,職工滿意度測評高達98.7%。這組數據的背后,是一場歷時4個月的作風建設攻堅戰——從專題部署會到學習研討再到專題黨課,大大小小10次學習夯實思想根基,3次全面自檢自查立改風險隱患,26項問題整改健全制度體系,最終實現了從“紙面學習”到“工地實踐”的深層次轉變。 ? 深學:從“紙面”到“指尖”,紀律教育破圈施工一線 “學所以益才也,礪所以致刃也。”推進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地生根,首要在“學”,關鍵在“悟”,而“悟”的深度取決于理論武裝的厚度。但建設一線施工管理人員分散、工學矛盾突出,如何在不耽誤生產的情況下幫助職工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,成為推進學習教育的第一個難點。為此,施工局創新打造“移動課堂+數字課堂”雙矩陣教育模式,借助“口袋書”的便攜特點和微信工作群推送即時性強、覆蓋面廣的優勢,線下流動配送學習書籍百余冊,線上全范圍宣發電子書,另有32塊可拆卸展板在營地辦公區、施工一線宣傳欄、職工生活區巡回展示,真正做到“走到哪學到哪”。 為進一步提高職工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,施工局組織青年職工成立宣講團,宣講團將公款吃喝、公車私用等典型案例改編成情景劇《警鐘》,案例聚焦工程項目領域常見的違規吃喝問題,全景式還原了一個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案例,從腳本編寫、開機拍攝到現場展演均由施工局職工直接參與,通過“沉浸式”案例教學,真正實現了讓紀律教育“活”起來。 ? 細照:三查聯動“大掃除”,刀刃向內剜除沉疴 “觀于明鏡,則瑕疵不滯于軀;聽于直言,則過行不累乎身。”要把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到鋼筋水泥之間,既要“學得深”,更要“照得細”。施工局紀檢組織以“自查+互查+暗訪”三查聯動,為項目一線量身定制“作風體檢表”,讓監督探頭直抵神經末梢。 自查“反光鏡”。施工局領導班子帶頭填報《作風建設自查清單》,把超標接待、虛列差旅等“隱形變異”問題逐條對賬銷號,形成“個人畫像+部門畫像”雙臺賬。 互查“啄木鳥”。項目各部門間交叉互審,把報銷單據、用車記錄、風險臺賬“擺到桌面”,互當“挑刺員”,針對項目建設常見風險點全方面互查互糾,發現問題立行立改。 暗訪“探照燈”。節假日前后,項目紀檢組織不打招呼、不走過場,通過“公車行車軌跡+油卡數據”雙比對,讓“違規用車”無處遁形;清明、五一兩節核查的公車中,實現“零封存、零違紀”的廉潔記錄。 篤改:制度與文化雙賦能,織密長效防護網 “治其本,朝令而夕從;救其末,百世不改也”。為鞏固整改成效,施工局把“當下改”的利落收進制度籠子,更把“長久立”的韌勁寫進文化血脈,以“責任鏈、制度鏈、文化鏈”三鏈咬合,拉起一張帶電的“長效防護網”。施工局制定《項目廉潔防控責任清單》,將48個廉潔風險點嵌入施工全流程,從招標限價到物資驗收,從計量支付到竣工結算,每道工序都由“責任人+監督人”雙簽字雙確認;黨員干部100%簽訂廉潔承諾書,差旅、招待、公車、食堂“四費”全部接入財務共享平臺,超標即紅燈預警,上半年“三重一大”事項報備59項,否決2項不合規決策,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。 施工局高度重視項目黨務公開、廠務公開工作,秉持“制度上了墻,更要曬進光。”的理念,在項目辦公樓、職工食堂分別設置“廠務公示欄”“黨務公示欄”和管理意見箱,及時對應公示內容進行公示并聽取群眾意見,公示欄左側設“回音壁”,職工可隨時用貼紙寫下疑問,項目紀檢組織24小時內貼條答復,收到職工一致好評。 廉如梅花不畏寒,清似秋水可鑒天。隨著施工局作風建設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效,這場始于“學、查、改”的自我革命正邁向更深層次的“鞏固提升”。下一步,施工局將聚焦“長效”驅動,繼續以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為標尺,深入推進施工局作風建設再上一層樓。 |
|
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